2024年江苏专转本教育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导读】江苏专转本网为同学们带来了2024年江苏专转本教育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2024年报考教育专业大类的同学可以提前了解专转本考试大纲的内容。
2024年江苏专转本教育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教育专业大类专业综合科目基础理论考试是为江苏省普通高校招收教育类专业大类的“专转本”学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省统一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相关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考试评价的标准是报考该专业大类的高职(专科)优秀毕业生应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普通本科院校择优选拔,确保招生质量。
二、适用专业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体育教育(师范)(040201)、学前教育(师范)(040106)、小学教育(师范)(040107)、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
三、命题原则
1.通用性原则:考试大纲依据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大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对共性专业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归纳和提炼专业大类必备的核心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涵盖相关行业技术领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2.基础性原则:考试大纲以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行合一,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科学性原则:考试大纲符合考生的认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试题内容力求科学、规范,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能够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水平。
四、考查内容
(一)课程 A: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方法。
2.了解和识记心理发展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应用。
3.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1 心理学概述
1.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1.3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3.1 构造主义心理学
1.3.2 行为主义心理学
1.3.3 精神分析
1.3.4 人本主义心理学
2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2 大脑皮层及机能
2.3 脑机能学说
3 注意
3.1 注意概述
3.1.1 注意的含义
3.1.2 注意的功能
3.1.3 注意的种类
3.2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3.2.1 注意的生理机制
3.2.2 注意的外部表现
3.3 注意的品质及应用
3.3.1 注意广度
3.3.2 注意稳定性
3.3.3 注意分配
3.3.4 注意转移
4 感觉与知觉
4.1 感觉
4.1.1 感觉的含义
4.1.2 感觉的种类
4.1.3 感觉现象
4.2 知觉
4.2.1 知觉概述
4.2.2 知觉特性: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4.2.3 知觉的信息加工
4.2.4 错觉
5 记忆
5.1 记忆概述
5.1.1 记忆的含义
5.1.2 记忆的过程
5.1.3 记忆的种类
5.2 感觉记忆
5.2.1 感觉记忆的含义
5.2.2 感觉记忆的特征
5.3 短时记忆
5.3.1 短时记忆的含义
5.3.2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5.3.3 短时记忆的特征
5.4 长时记忆
5.4.1 长时记忆的含义
5.4.2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5.4.3 长时记忆的特征
5.5 遗忘
5.5.1 遗忘的含义
5.5.2 遗忘曲线
5.5.3 遗忘理论
5.5.4 影响遗忘的因素及教育应用
6 思维
6.1 思维概述
6.1.1 思维的含义
6.1.2 思维的特征
6.1.3 思维的种类
6.1.4 思维的过程
6.2 概念
6.2.1 概念的含义
6.2.2 概念的种类
6.2.3 概念的形成
6.2.4 概念的掌握
6.3 判断
6.3.1 判断的含义
6.3.2 判断的种类
6.4 推理
6.4.1 推理的含义
6.4.2 推理的种类
6.5 问题解决及应用
6.5.1 问题解决的含义
6.5.2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6.5.3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与策略
6.6 创造性思维
6.6.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6.6.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6.6.3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6.6.4 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及培养
7 表象与想象
7.1 表象
7.1.1 表象的含义
7.1.2 表象的特征
7.1.3 表象的种类
7.2 想象
7.2.1 想象的含义
7.2.2 想象的种类
7.2.3 想象的功能
7.2.4 想象的培养
8 言语
8.1 言语的含义
8.2 言语的功能
8.3 言语的种类
9 情绪和情感
9.1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9.2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9.3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0 动机、需要和意志
10.1 动机
10.1.1 动机的含义
10.1.2 动机的功能
10.1.3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10.2 需要
10.2.1 需要的含义
10.2.2 需要的种类
10.2.3 需要层次理论
10.3 意志
10.3.1 意志的含义
10.3.2 意志的特征
10.3.3 意志行动过程
10.3.4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10.3.5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11 个性心理特征
11.1 能力
11.1.1 能力概述
11.1.2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1.1.3 智力发展的差异
11.1.3.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1.1.3.2 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1.1.3.3 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教育
11.2 气质
11.2.1 气质的含义
11.2.2 气质的类型
11.3 性格
11.3.1 性格的含义
11.3.2 性格的特征
11.3.3 性格的类型
11.3.4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2 学习心理
12.1 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2.2 学习的分类
12.2.1 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12.2.2 奥苏泊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12.3 学习理论及应用
12.3.1 学习的联结理论及应用
12.3.2 学习的认知理论及应用
12.3.3 学习的建构理论及应用
12.3.4 学习的人本理论及应用
12.4 学习动机
12.4.1 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及作用
12.4.2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2.5 知识的学习
12.5.1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2.5.2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2.6 学习的迁移
13 发展心理
13.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13.1.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13.1.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2 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13.2.1 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
13.2.2 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3.3 婴儿的心理发展
13.3.1 婴儿认知的发展
13.3.2 婴儿言语的发展
13.3.3 婴儿情绪、社会性发展
13.4 幼儿的心理发展
13.4.1 幼儿的游戏
13.4.2 幼儿言语的发展
13.4.3 幼儿认知的发展
13.4.4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13.5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13.5.1 小学儿童的学习
13.5.2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13.5.3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3.5.4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13.6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3.6.1 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13.6.2 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13.6.3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3.7 特殊需要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1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2 智力弱后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3 肢残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4 感官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
(二)课程 B:教育学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正确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够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考查内容】
1 教育与教育学
1.1 教育的本质
1.2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 教育与社会发展
2.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1.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1.2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2.1.3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2.2 教育的社会功能
2.2.1 教育的经济功能
2.2.2 教育的政治功能
2.2.3 教育的文化功能
2.3 教育与现代化
3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3.1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3.1.1 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3.1.2 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3.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教育目的
4.1 教育目的的概述
4.1.1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意义
4.1.2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4.1.3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3 我国的教育目的
4.3.1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表述
4.3.2 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5 教育制度
5.1 教育制度的概述
5.1.1 教育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5.1.2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5.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5.2.1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5.2.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5.2.3 现代学制的改革与发展
5.3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3.1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5.3.2 我国现行学制
6 教师与学生
6.1 教师概述
6.1.1 教师的地位、权利与义务
6.1.2 教师的职责、角色、劳动特点
6.2 教师专业发展
6.2.1 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6.2.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6.3 学生概述
6.3.1 学生的基本属性
6.3.2 学生的社会地位
6.3.3 师生关系
7 课程
7.1 课程概述
7.1.1 课程的内涵
7.1.2 课程的分类
7.1.3 课程的文本
7.2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7.2.1 课程目标
7.2.2 课程内容
7.2.3 课程实施
7.2.4 课程评价
7.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3.1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3.2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8 教学
8.1 教学概述
8.2 教学过程
8.2.1 教学过程的概述
8.2.2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8.3 教学原则
8.3.1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8.3.2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8.4 教学方法
8.4.1 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8.4.2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8.4.3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8.5 教学组织形式
8.5.1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8.5.2 班级授课制
8.5.3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8.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6.1 备课
8.6.2 上课
8.6.3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9 德育
9.1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9.2 品德发展规律与德育过程
9.3 德育原则
9.4 德育途径
9.5 德育方法
10 班级管理
10.1 班级管理的概念
10.2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0.3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0.4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专业综合基础理论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三)试卷内容结构
(1)课程 A 心理学约 50%
(2)课程 B 教育学约 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 题量、分值 占比
单选题 约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 约 40%
判断题 约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约 13%
简答题 约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 约 27%
材料分析题 约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 约 10%
论述题 约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 约 10%
(五)试卷难度结构
较易题约占 30%,中等难度题约占 50%,较难题约占 20%。
六、其他
本大纲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本大纲自 2022 年开始实施。
以上就是“2024年江苏专转本教育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想知道更多关于江苏专转本的相关资讯,如江苏专转本资讯、专转本考试大纲,报考指南等,敬请关注江苏专转本!
江苏专转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专转本”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江苏专转本报名指导入口
添加我们企业微信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专升本咨询